新聞中心
6月2日,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馬秋林一行赴蘇州工業園區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簡稱固廢法)貫徹實施工作執法檢查。園區人大工委副主任夏芳與在園區的市、區人大代表同步參與,依法履行監督職權,加快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護生態環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園區生態環境局、經發委、綜合執法局、社會事業局等相關人員參加檢查。
在蘇州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園區人大工委一行陪同省人大常委會檢查組一行認真聽取企業關于廢棄物管理工作的匯報,并實地查看廢棄物儲存情況。
隨后,園區人大工委檢查組一行來到生物醫藥產業園開展執法檢查。中新公用控股子公司中新和順環保(江蘇)有限公司(簡稱“中新和順”)實施了江蘇省首個小微企業危險廢物集中收集、貯存平臺,平臺可收集危廢38大類,年危廢貯存能力5000噸,旨在解決小微企業危險廢物貯存不規范、轉移不及時、處置費用高等難題。位于生物醫藥產業園的收集平臺一站式服務中心可提供危廢管理、申報、收集、包裝、轉運處置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務。目前,平臺已建立“日產日清”的危廢收集轉運體系、“實時全程”的危廢安全監管體系,累計服務企業542家,轉移危險廢物1719批次。
“目前有多少家企業納入平臺?”“是否從原材料開始進行管控?”“目前平臺存在什么困難?”……園區人大工委一行細細詢問,對平臺規范危險廢物管理、一站式高效服務企業的實踐表示充分贊賞,同時表示,將協調推動醫廢處置資質落實,更好助力園區“一號產業”發展。
近年來,園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把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大力提升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能力,有效控制固體廢物環境風險,積極創新工作思路,著力抓好措施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水平和環境監管能力顯著提升。截至目前,園區已建成3萬噸/年的危險廢物綜合處置項目、300噸/天餐廚垃圾和100噸/天園林綠化垃圾的處置項目、500噸/天的污泥干化處置項目,基本滿足園區固體廢物處置需求,同時小微企業危險廢物集中收集平臺工作模式已在全省推廣。2020年,園區一般工業固廢產生量約47萬噸,綜合利用率95.8%;危險廢物產生量約12萬噸,安全處置率達100%。
中新公用董事長侍杰向執法檢查組匯報了中新公用投資、建設和運營園區環境基礎設施、積極參與園區固廢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情況,并表態將繼續切實履行國有控股環保企業的責任擔當和引領作用,保障生態環境安全、服務園區產業和企業,助力園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企業代表友達光電相關負責人表示,中新公用下屬中新蘇伊士、中新和順兩家危廢處置企業高標準的建設、運營和服務能力有力解決了產廢企業“后顧之憂”,是值得信賴的保障力量。
夏芳指出,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是生態環保的重要內容,園區相關職能部門及企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下一步要結合修訂后的法律,認真學、深入學,并貫徹落實好;要以問題為導向,排查園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痛點難點,解決企業實際問題;要形成工作合力,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服務企業的質效;要加大執法力度,依法行政,以點及面提升警示效果;要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保護格局,為改善生態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綜合園區人大工委、園區生態環境局微信公眾號消息)